反转40多次的烧脑大片,《看不见的客人》结尾你看懂了吗?

时间:2024-12-29 22:04:00阅读:812
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虽然口碑不错,豆瓣达到了8.8分,但结尾设计仍引来了不少的争议。不少观众批评,从暗示的显隐、意味的取舍到情绪的达成都差点有意思,但总体来说,该电影还是一个不错的高分电影。这
反转40多次的烧脑大片,《看不见的客人》结尾你看懂了吗?
反转40多次的烧脑大片,《看不见的客人》结尾你看懂了吗?
4/13

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虽然口碑不错,豆瓣达到了8.8分,但结尾设计仍引来了不少的争议。

不少观众批评,从暗示的显隐、意味的取舍到情绪的达成都差点有意思,但总体来说,该电影还是一个不错的高分电影。

这部悬疑片都讲了什么?它的的结尾又究竟差在哪里?

一、暗示的显隐

即便在笔者眼中电影的结尾段落并不成功,但并非不无称道之处。

电影的结尾在叙事上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向观众揭露女律师的真实身份以及她所设计的套层圈套,而当女主埃尔韦拉假扮的女律师离开后,导演并没着急“揭翻牌”,而是让男主与多年为自己辩护的男律师通话。

导演在呈现这一情节时展现了男律师所处的、电影中之前很少出现的机场环境,拓展了空间。

这一导演作为我们可以视为“打间”,它以新的声画形式改变了贯穿的节奏与叙事的基调,这是值得学习的。

如若没有打间,将基调延续,观众则会预感到转折即将到来,而与人物相关的事物已没有多少可以颠覆。

加上女主从出场到离开时的言行始终都有许多可疑之处,部分观众可以依这些信息预判到女主身份就是即将颠覆的主体。

导演的打间便是要弱化女主的可疑,并通过人物的对话让观众以为男主脱罪在即,以此误导观众故事展开了新的方向。

真相由此隐藏,悬念得到保护。

但可悲的是,导演此前的一个镜头使其后面的“误导机制”全然瓦解。

在最后一个打断男女主人公对话的电话声响起时,导演向观众呈现的镜头是一个带着鱼缸前景、人物在后景的中景,哈哈镜般的透明玻璃鱼缸挡住了后景中的女律师并将其形象扭塑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假象。

在这一长达9秒的镜头里,鱼缸是一个特写,这样突出且强制性的视听语言是一个相当夺目明显的提示。

如勉强把它视为一个“理念长镜头”,9秒的时长足以使观众疑惑,甚至让观众心中产生“女律师的身份是不是假的”的主观理念。

真相由此曝光,悬念趋于灭亡,可谓一处败笔,亦可谓在视听语言设计上画蛇添足般的导演结构作为失误。

对于一部悬疑电影,转折的意外与震撼是其本应具备的魅力所在。

由于该剧假定的世界观,贯穿这30年的女主音容笑貌没有任何变化,且导演在此之前并没有通过视听语言对观众进行任何提示,导致这一重大转折如“无声处听惊雷”般格外震撼。

只要转折在剧作上并不突兀,并不超出观众可以理解的逻辑范围,那么形式上的暗示便无需强调或表现,毕竟具象的视听语言在造型的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力度非同一般。

二、意味的取舍

早在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便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的美学命题,有关这一形式塑造的问题也应算是老生常谈了。

电影的结尾并没有制造出余音绕梁、引人深省的观影效果。问题不在观众,而在导演直白的回溯、梳理与总结。

这是有关揭开谜底的方式方法与分寸的问题,俗话说嚼烂了再喂给别人还有什么味道,回味还是留给观众更好。

在电影的现版结尾中,如果去掉男主所有恍然大悟的闪回是并不影响叙事推进,也不影响人物刻画的,这样的闪回没有呈现的必要,如果删除,反而会留给观众心理补偿的空间。

此外,真相的揭露也太过详细,如果只留冰山之一角,转折的呈现则会更加简洁有力。

2010年法国短片《调音师》引起了国内观众的极大关注,原因在于这部貌似没有讲完故事的短片是需要看两遍以上才能看懂的极具意味的上佳之作,片中有关真相的关键线索不在结尾,而藏在了故事开篇的“声音先入”当中。

观众体验到了回味的乐趣,看到了导演的智慧,因而对其交口称赞,并使其获得了覆盖众多国家的传播与热议。

以开放式结尾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想,如果电影结尾中对真相的揭露只是露出冰山之一角,没有详细明确的说明,那么导演还可以将这“一角”表现得更加模棱两可,给予观众更多理解的方向与维度。

总而言之,电影观众是乐于参与到故事的完型与回味中的,电影的结尾舍弃了意味的留白,低估了观众的完型能力,忽视了电影意味维度的拓展与塑造,这是导演结构作为上不够纯熟精湛的缺陷表现。

三、情绪的达成

导演完成电影传播的终极目的是观众心中情绪产生的达成,情绪的产生是需要来自叙事、情感、理念三方面刺激的综合累积的。

而好的电影应在结尾时(或最后一幕中)给予观众“直击心灵的一击”,使观众走出电影院时都久久不能平静,能够感到精神或心理层面的兴奋、充实或愉悦。

电影在理念层面没有表达出过于独到或深刻的主题,只是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人性保守与人性恶的批判,难以形成直击心灵的一击。

叙事层面如做到了意味最大程度上的延伸,或是可以使观众产生情绪的。

那么如果按照现在故事的结尾,较为详细直白地揭露了真相,在情感层面能否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给予观众震撼的一击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但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需要重新设计:

声音设计主要体现于画外音,画外音是被害者父亲打电话向警方报案,同时观众可以隐约听到女主埃尔韦拉女士此时无法平静的喘息声。

画面上,观众可以以类似女主的主观视点,透过窗户看到对面楼中崩溃的男主(艾德里安),在焦点不切换的同时可以在玻璃上看到女主颤抖的嘴唇与下巴(对她面部其他部分不做展示),当对面楼中的男主崩溃到极点时,窗上一颗水滴如眼泪般猝然滑落。

水滴出画,电影黑幕,在笔者设计的这一镜头中,仅视觉上的窗户玻璃就结合了三个维度的元素。

一是对面楼中真凶(艾德里安)崩溃状态的全景,厌恶他的观众可以与他保持一段心理距离,并冷静地观察他作恶多端、自欺欺人的下场。

第二个维度,是女主人公(埃尔韦拉)卸下镇定伪装后的、激动的嘴巴特写,同情她的观众可以通过这一细节隐约感受到她隐忍背后的复杂心情。

第三个维度,是窗上猝然落下的、眼泪般的水滴,它是女主人公心理时空的外在表现,理解女主的观众可以依此情感符号与女主一起释然,将压抑已久的情绪宣泄。

此外,与画面同步的画外音也将使得此镜头的维度更加多元丰富,它与画面中的多个维度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得这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成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戏剧高点(climax),并足以使得影片的叙事、情感、理念三个层面在显性的形式上得以掷地有声的收尾。

这样的设计是电影本体的、有意味的、意外的、独特的、动感的、与故事有机结合的,是笔者原创且认为更合适电影的一种结尾方式。

不知对于结尾和剧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一起讨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